論防曬

8成皮膚衰老原因是來自日曬! 對抗皮膚衰老, 先不要和陽光玩遊戲。因此, 在日常可自己護理進行的皮膚抗衰老事項當中, 防曬排在第一位, 重點是要塗抹有"真正防曬功能"而且"安全無害"的防曬用品。

 

"安全""有效防曬"是兩個既簡單卻又難以同時兼備的指標, 經過40多年來各方無數次的爭取, 直至2019年2月美國FDA終於公佈<防曬用品安全有效指引>, 震驚了無數用家/消費者, 亦同時為美妝業界敲響了道德標準的良心警號。

 

以往我們認識到防曬可分為化學防曬及物理性防曬。簡單來說,化學防曬是先被皮膚吸收再減低被大陽光紫外線的傷害, 而物理防曬是在皮膚表面形成物理性屏障, 阻擋紫外線對皮膚的直接損害。顧名思義, 物理防曬由於是在皮膚表面形成屏障, 難免會有一層輕輕的白色留在皮膚上, 因此很多女孩子都比較喜歡使用化學防曬, 愛好其使用後在皮膚上不著痕跡, 而且很多貴價品牌都打著化學防曬安全無害的旗號, 令人不小心掉入花了金錢還得不償失的防曬陷阱。

 

在FDA的防曬成份指引中, 非常清晰, 被認為是普遍安全及有效的只有2種, 均為物理性防曬成份:

 ✔ Zinc oxide    Titanium dioxide

而被FDA認為不足以被認為是普遍安全及有效, 有如下, 均為化學防曬成份:

❌ Avobenzone
❌ Homosalate
❌ Octinoxate
❌ Octisalate
❌ Octocrylene
❌ Oxybenzone
❌ Cinoxate
❌ Dioxybenzone
❌ Ensulizole
❌ Meradimate
❌ Padimate o
❌ Sulisobenzone

FDA認為是不符合人類安全使用的有 PABA Trolamine salicylate

 

FDA測試了市面上多種廣泛被應用的防曬成份, 主要考量是長時間塗抹後皮膚的吸收率, 及對人體健康帶來的負面影響。尤其化學防曬成份, 帶來的潛在隱憂包括:

☹ 容易滲透皮膚後讓身體吸收
☹ 有可能干擾人體內分泌系統
☹ 造成泛紅及痕癢等過敏反應
☹ 被皮膚大量吸收後, 在母乳/羊水/尿液及血液中均檢驗到化學防曬殘留物
☹ 對於小朋友/沒成年人士的影響更為令人憂慮

FDA表示防曬系數(SPF)愈高, 給予人錯覺認為保護更強, 或愈多防曬成份保護更周全, 均為不正確的觀念。FDA有意訂立指引, 限制防曬系數SPF的表達最高不能超過60+。以為塗抹了高強度防曬後延長暴曬時間, 會增加皮膚被曬傷和皮膚癌的風險。

此外, 超過25%被測試的防曬用品效能不符合其聲稱的防曬系數, 換句話說, 不足以提供適當的防曬保護。有香港媒體亦曾報導由美國非牟利組織合共測試952款防曬產品, 當中85%的防曬功效及安全程度均不足, 更甚者是很多都是我們既熟悉又耳熟能詳的品牌, 了解更多可參考這裡 <名牌防曬品 美指無效>

筆者執筆之際在網上隨便搜尋一下市面上的防曬產品, 除不少含大量化學成份外; 好些更混合少量物理和大量化學成份, 卻鼓吹標榜自己為醫生推薦物理防曬, 情況令人為之震驚。物理防曬成份的濃度百分比 (% percent concentration) 尤為重要, 建議參考以下列表, 方能產生適時保護作用, 也建議烈日照射下需要每兩小時再次塗抹。

  Active Ingredients 主要有效成份

  Zinc Oxide

  (首選認可成份, 能廣泛阻擋UVAUVB, 含量至少為10-20%, 法定最高濃度為25%)

  Titanium Dioxide

  (次選成份, 能中度阻擋UVA, 廣泛阻擋UVB, 含量至少為5%, 25%以下, 或用於調色作用)

為了自己及家人的健康, 請大家謹慎選用上述FDA認為普遍安全及有效的物理防曬成份, Zinc oxide Titanium dioxdie 兩種就能有效、安全、可靠、無害地全然阻擋UVAUVB的傷害, 並不需要添加化學防曬成份來補充的。除它們外, 其他在主要有效成份列表中您不認識的化學成份, 建議您也不必要認識它們了, 捨棄吧, 為自己、家人及環境作出最好的選擇!

其他相關新聞報導:
名牌防曬品 美指無效 港醫生:暫缺國際標準 報告只供參考
FDA 研究揭防曬品化學物滲入血液 濃度最高超標419倍
FDA 超標逾 400倍 搽防曬疑致癌物可入血